2025年05月22日 星期四 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 第 195 周
2025年4月17日,春意正浓,校园管理部以“弘扬传统饮食文化,践行劳动育人初心”为主题,于第三学生餐厅成功举办第三期“服务育人·美食公开课”。30名老师与学生化身“春日劳动者”,通过采摘榆钱、制作榆钱饭的全流程实践,沉浸式感受劳动的艰辛与丰收的喜悦,体验劳动教育与校园生活的深度联结。
一、春野拾趣:协作中解锁自然馈赠
下午4时,阳光和煦,老师与学生们跟随指导老师的脚步踏入榆树林。活动伊始,老师讲解了榆钱的采摘技巧与文化寓意:“榆钱谐音‘余钱’,是北方春季的时令食材,古人将其视为吉祥之物。采摘时需轻捋嫩芽,留住自然的馈赠。”学生们两人一组分工协作,一人扶枝,一人采摘,动作从生疏到熟练,指尖翻飞间,一簇簇翠绿的榆钱落入袋中。
“原来榆树叶子边缘真的像一串串铜钱!”“采摘时要注意别伤到新芽!”欢声笑语中,学生们不仅完成了十余袋榆钱的收集,更在协作中体会到劳动效率与团队配合的重要性。
二、匠心手作:传统美食的诞生之旅
采摘结束后,老师与学生转战食堂操作间,开启榆钱饭制作实践。清洗、沥水、拌粉、调味、蒸制……后勤厨师现场示范关键步骤:“榆钱需反复淘洗去除杂质,面粉要分次加入,让每一片榆钱均匀裹上‘白衣’,蒸制时火候和时间决定了最终口感。”学生们围在操作台前,细致挑拣杂质,双手轻柔翻拌,将榆钱与面粉混合成松散的颗粒状。
随着蒸锅热气升腾,淡淡的榆香弥漫开来。揭开锅盖的瞬间,晶莹剔透的榆钱饭引得众人惊叹。撒上一撮细盐,淋几滴香油,春天的滋味在舌尖绽放。有同学感慨:“自己亲手做的榆钱饭,比外卖香百倍!”
三、劳动哲思:从土地到餐桌的教育深意
品尝环节中,老师与同学们围坐畅谈。“过去只在课本里读到‘榆柳荫后檐’,今天才知道榆钱饭背后有这么多学问。”一名学生分享道。活动策划老师则借机引申:“劳动教育不仅是技能的传授,更是对自然规律的敬畏、对传统智慧的传承。一饭一蔬的来之不易,希望大家能铭记于心。”
有同学写道:“弯腰采摘两,腰酸背痛却成就感满满。食物从枝头到餐桌的过程,让我深刻理解了‘粒粒皆辛苦’的含义。”
戴希龙老师还展示了自己为榆钱作的歌来纪念此次活动。
四、育人新篇:后勤服务文化赋能
作为校园“三全育人”体系的重要一环,本次课程将后勤服务与劳动教育创新结合,让食堂从“用餐空间”升级为“育人课堂”。未来,校园管理部将持续推出“美食公开课”等系列活动,通过动手实践,引导学生从劳动中感悟传统文化、锤炼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