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与中油(新疆)工程油建分公司隆重举行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基地揭牌暨党建联盟签约仪式。工学院党委书记谢庆宾、院长魏强、党委副书记李冰、副院长历长云,中油(新疆)工程公司副总经理、油建分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王京、中油(新疆)工程油建分公司总经理魏振伟等双方领导及师生员工代表共同出席。
仪式伊始,校区工学院机械与过程系党支部书记蔡玲玲与新疆油建实训基地党支部书记高彦伟共同签署《“党建和创”活动协议书》。协议聚焦智慧焊接技术联合攻关,确立“组织共建、党员互动、载体互用、帮扶互助”的协作机制与“理论同学、品牌同筑、服务同行、成效同享”的深化路径,打造“产学研用红色联盟”,为校企合作注入红色引擎。
随后,谢庆宾、魏强与王京、魏振伟共同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基地”揭牌。研究生基地将推行校企双导师制,让学生在油田工程一线锤炼技术能力;思政基地首创“企业现场教学+石油精神传承”育人模式,将铁人精神、油建铁军文化融入思政教育,实现专业知识与石油魂的深度融合。
谢庆宾在致辞中强调:“双基地是深化产教融合的‘实践熔炉’,为边疆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素质能源人才;党建联盟将以‘红色纽带’推动智慧焊接等技术转化,服务国家能源安全战略。”王京书记指出:“从2024年共建国内首个‘石油工程智能建造联合体’,到如今‘双基地一联盟’立体合作,双方将聚焦智慧化焊接技术、BIM+全周期管理,构建‘党旗引领、校企联动、人才共育’的创新生态,为国家培养出更多‘懂理论、精技术、怀家国’的复合型人才。”
仪式后,工学院师生参观新疆油建企业文化展厅与智能焊接技术研发中心。在展厅深入了解油建69年西部建设历程与千万吨油田等重大工程成就;在技术中心现场观摩五大全自动焊接系统演示,对数字化运维成果给予高度评价:“为产教融合提供了硬核技术支撑!”
此次合作以党建联盟为政治引领、双基地为实践载体,标志着校企协同迈入新阶段:一方面破解人才培养“理论脱离实践”痛点,让学生“在油田里写论文”;另一方面加速智慧焊接等科技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响应习近平总书记“能源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的嘱托,为西部能源安全储备复合型人才,开启边疆能源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