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院概况
机构设置
学科设置
师资队伍
科学研究
本科教育
研究生教育
党建工作
工会之家
学生工作
下载专区
学校首页
匠行致远 | 从齿轮到车轮,他把机械梦骑进校园的春天
返回
发布日期:2025-03-24   作者:季佳亿、罗文轩、曹慧颖;摄影:李研玉   来源:353-工学院   浏览:165


产教融合,

春秋耕耘,

匠心育人沃土绽新芽;

创新为犁,

实干为锄,

双创浪潮潮头立标杆。


当青春与时代共振,

让我们循着奋斗的足迹,

聆听他们的动人故事。


"叮铃——"

在大学城第一餐厅地下商超转角处,一辆辆锃亮的自行车正等待着与青春邂逅。这里是工学院2022届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生杨小春在那一年盛夏浇筑的梦想基地,是他用齿轮传动的浪漫。


2


1


创业故事:让机械原理转动生活美学


从实验室的传动轴到车行的变速器,杨小春将所学的机械专业硬核知识化作指尖的温度。20平方米的工作间里,山地车的野性、公路车的优雅与通勤车的质朴交响成诗。专业级维修台前,他调试刹车的手势依然带着学生时代绘制工程图的严谨。


3


破局时刻:工具箱里的经济学


  “最难的时刻,连采购扳手都要记录到表格里,计划后再进行购买。”创业初期,因为资金紧张,杨小春白天用工具修理自行车,夜晚则用Excel表格计算盈亏。把毕业设计里“冗余设计”的思维,化作设备采购的分期规划。也是在这样的努力与坚持下,逐渐让店铺营业走上正轨,梦想的车轮稳稳着地。


4


专业赋能:每个螺丝都有它的哲学


  “后拨链器的阻尼系数对应课堂案例,车架焊接的应力分布藏着材料力学密码。”在他手中,机械原理不再是书本上的公式,而是让生锈链条重获新生的魔法。这份专业沉淀,使车行成为了校园骑行圈的"三甲医院",无数自行车经他之手焕发了新生。


5


未来蓝图:骑行生态的无限可能


  杨小春期待将车行打造成校园文化地标。他说, "希望这里不仅是修车铺,更是同学们能在课余时间享受骑行与机械之美的体验馆。"


6


致后来者:在齿轮上雕刻时光


  “不必追逐标准答案,但要永远保持校准状态的勇气。每个人的选择各不相同,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在大学期间努力锤炼自我,增长见识,提升个人能力才是主要任务。”这位95后的创业者向学弟学妹们深情分享了他的宝贵心得:真正的机械思维,是既能用微分方程解构世界,也能用扳手重构生活。


7


当夕阳为车行的钢架镀上金边,又有三五学子推着爱车前来。在这里,每一次链条的绞合都在续写新的故事——关于青春、关于热爱,更关于一个工科生让知识落地生根的浪漫坚持。


写在最后


稻穗低垂结硕果,

云帆高挂启新程。


他们的故事,既是校区育人理念的生动注脚,更是新时代青年勇立潮头的现实写照。这片永远年轻的创业热土,将继续见证更多的创业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