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第三届全国“互联网+化学反应工程”大学生课模设计大赛落下帷幕,此次大赛共有43所高校的163支队伍参加比赛。经过初赛及复赛的两轮筛选,由全国高校《化学反应工程》课程专家组成的评审团,依据作品选题和内容质量的科学性、创新性等指标,选出了共计70份优秀作品。校区工学院两支代表队分别斩获了全国一等奖和三等奖的优异成绩。
由苗欣雨、李梦、刘正飞、吴剑四人组成的“CUPK” 代表队设计的参赛作品《热耦合反应器的设计》脱颖而出获得了全国一等奖。由刘亚锋、周婧怡、杨晔、黄秉轩组成的“Cupkers”代表队设计的参赛作品《化学气相沉积反应器》获得全国三等奖。
工学院高度重视本次比赛,由朱建华教授组织校内选拔,化工系讲师张立波作为专业老师对参赛队伍进行指导。经过两个月的指导教师与参赛团队多次的沟通交流与对作品的打磨修改,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获得了全国一等奖。获得的成绩不仅展示了同学们扎实的专业素质,也使我们信心倍增。本次大赛所有获奖作品都将整理汇总为相关教学材料,并在大赛网站上进行展示。
全国“互联网+化学反应工程”大学生课模设计竞赛,是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化工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的全国性赛事,大赛专家组由全国化工专业教指委《化学反应工程》课程建设小组成员组成。本赛事旨在加强学生对化学反应工程课程的兴趣和参与程度,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创新,在创新中强化理解和应用反应工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起到教学相长效果,并为我国化学反应工程教学数字化资源库的建设提供可选素材。
作者:李世颖
摄影:李世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