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沪上到西北边疆
他褪去青衫志不改
从三尺讲台到桃李满天
他点燃烛光化晓星
桑榆未老,余霞满天
他就是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
银龄教师 陈晓和
陈晓和,上海财经大学教授,退休前,曾任国防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曾被评为海军优秀上海市军队转业干部先进个人和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是一位有着48年党龄和50年教龄的老党员、老教师。
“‘高校银龄教师支援西部计划’是教育部推动教育公平发展、推进新时代西部高等教育全面振兴的重要举措。早在退休前,我就想到西部支教,加入这一行列。”2022年初,陈晓和启程来到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开启了在边疆的支教之旅。
克拉玛依与上海相距3500余公里,这里地处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气候干燥少雨,日晒多风。作为7级残疾军人,又遭遇过严重的车祸留下后遗症,年近古稀的他到校之初,家人朋友非常担心他的身体状况。“母校和校区的领导老师对我特别关心照顾,我在这里一切都好,一定会努力发挥个人的最大价值,不枉边疆之行!”他在给儿子的信息留言中这样说道。
6个学期,5门课,36个教学班,1228个学时,3000多名学生,这是自2022年来到校区工作后陈晓和的教学工作量。为了帮校区青年教师“减负”,他尽可能地多承担课程,“青年教师很不容易,我稍微辛苦点没关系,得让年轻老师有时间有精力开展科研工作”。他的课堂,不仅传授知识,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正确的价值观。面对学生学习成长中的各种疑惑,他总是热情、耐心地一一解答。
“在上您的课近一年的时间中,我成长了很多,收获了很多。在纠结犹豫时,您跟我说‘得之不喜,失之不忧’。在请教学习时,您跟我讲‘定性是认识的开始,定量是认识的深化’。在人生明志时,您教诲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担万斤担’。”
这是学生课后写给陈老师的留言,满含对陈老师的感激之情。2023年,陈晓和被克拉玛依市教工委和教育局评为“教学先进个人”。2024年,陈晓和被评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2023-2024学年“最美援建教师”。
除了要给学生上课,陈晓和还承担了很多“额外”的任务,“既然来了,就要把作用发挥到极致,只要需要我的,我都会义不容辞”,在谈到参加这些公益活动时,陈老师这样说。
校区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基地和克拉玛依市大中小协同育人基地,陈晓和充分发挥个人学科专业优势,热心参与到这两项工作中去。三年间,他坚实的脚步走过天山南北,将一腔热情倾注到这片土地。
为了帮助校区青年教师提高教学科研水平,陈晓和加入学院“青蓝工程”计划,参与多项评审、交流和试讲活动,从备课、讲课、科研项目申报等方面手把手地指导青年教师,在他的鼓励和支持下,青年教师杨晨晨考上了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的博士研究生,授课水平不断提升。帮助还不止于此,虽不熟识,但为了疆内教师的成长他也是有求必应。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张艳副教授请陈晓和帮助修改论文、完善课题申报书,陈晓和全力以赴、尽心尽力。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的赵艳华副教授要参加全国的思政课大赛,赛前来向陈晓和求教,陈晓和逐字逐句帮她修改讲稿到凌晨。在陈晓和的帮助下,赵艳华在全国思政课大赛中荣获二等奖。喜讯传来,赵艳华第一时间向陈晓和报喜,并一再表示感谢!
一方讲台
承载的是传道授业的初心
执教天山
播撒的是师者无疆的大爱
心怀烛火,铸魂育人
向银龄老师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