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
吉木萨尔国家级陆相页岩油示范区
青年突击队授旗仪式
在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公司
吉庆油田作业区举行
该突击队是一支
以科研骨干为主的青年队伍
旨在充分发挥青年在推动
新质生产力发展中的生力军作用
助推自治区“八大产业集群”
和“三基地一通道”建设
校区首届毕业生
王良哲、赵新龙、徐凯强
正在这支青年突击队中
投身重大项目建设
和核心技术攻关等关键任务
攻坚克难、挺膺担当
2020年7月7日
习近平总书记给校区首届118名
留疆毕业生回信
肯定他们到边疆基层工作的选择
对广大高校毕业生提出殷切期望
三年多来
中石大人牢记嘱托、不负使命
有的勇担重任
扎根新疆基层
践行能源报国的青春担当
有的初心如故
研究生毕业后回到新疆
把科研成果书写在西部沃土
如何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
且看中石大人的的青春答卷
在祖国边疆
绽放青春光彩
王良哲
王良哲,山西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资源勘查工程专业首届毕业生。2020年,他和同样选择留在新疆基层工作的毕业生们一道,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了他们立志扎根边疆、建功立业的想法和决心。
带着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王良哲刚一入职,就投入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公司吉庆油田作业区国家级陆相页岩油示范区建设。为尽快掌握作业区先进技术和现场情况,实习期间,王良哲背着装满资料和工具的书包走遍了作业区400多平方公里的井场。他将流程图纸与现场设备反复对比,认真记下看不懂的地方,回到办公室后,第一时间查阅资料、向前辈请教,直到搞懂吃透。
实习期结束后,王良哲开始承担页岩油井区现场管理和动态分析工作。他所管理的井场共有141口水平井,管理初期,作业区产量一直欠计划运行,油井频繁“病躺”,不能维持稳定生产。为了尽快解决问题,他对每一口生产井前期生产情况进行摸排,厘清油藏规律及举升工艺,制定优化转抽井“供采平衡”生产模式,确保生产井“病躺”不过夜。经过他的不懈努力,油井得到有效治理,修井周期得到延长,作业区产量持续提升,从欠计划运行跃升至超计划完成。2021年底,王良哲作为主要负责人参与的科技项目获得了作业区科技进步二等奖、管理创新成果二等奖。
2023年6月,王良哲加入了吉木萨尔国家级陆相页岩油示范区青年突击队,担任勘探突击小组组长,负责勘探评价和产能建设相关工作。他主动用创新思维破解管理、技术和设备保障等方面的难题,积极将创新成果转化为科研论文和发明专利。其中“进一步提高黄金靶体的钻遇率”这一研究申报国家专利两项、荣获国际会议论文三等奖、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公司青年油水井分析大赛一等奖,王良哲个人也被评为“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公司技术能手”。
“我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在新疆安下心、扎下根,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务实的作风,勇担时代赋予青年的使命,在祖国边疆绽放青春光彩,书写人生华章。”
赴西部之约
圆青春之梦
赵新龙
赵新龙,内蒙古赤峰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石油工程专业2020届本科生,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田开发工程专业2023届硕士研究生。2023年8月入职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公司。
“2020年7月7日是我永生难忘的日子。”这一天,赵新龙身边的老师、同学都在讨论同一件事情,那就是习近平总书记给校区首届118名留疆毕业生回了信。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寄语让他深受鼓舞。赵新龙在心里默默与三年后的自己定下一个约定,学有所成后回到新疆基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研究生毕业后,赵新龙顺利进入吉庆油田作业区,成为了吉木萨尔国家级陆相页岩油示范区青年突击队的一员。为尽快适应岗位,他认真向书本学、向前辈学、向实践学。无论是办公室还是压裂现场总能看见赵新龙“寻根究底”的身影,大到施工曲线压力升降的原理,小到一个油管压裂的桥塞,他都要学懂弄通才罢休。凭着潜精研思的劲头,两周的时间,他已初步掌握了体积压裂现场的施工流程及现场设备的技术要求。
“赵新龙勤奋好学,非常能吃苦。”这是赵新龙师傅对他的评价。2024年初,吉七井区直井亟需补层压裂,需尽快完成方案的编制,时间紧迫、任务繁重。与此同时,页岩油的压裂工作也正如火如荼地展开。赵新龙白天要在压裂现场,晚上回到办公室后还要开展压裂设计方案编制。他和压裂室的同事们坚守岗位,顺利完成了压裂设计的编制,吉七井区的补层压裂得以顺利进行。
“为祖国献石油是我的梦想,我将继续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为建设吉木萨尔国家级陆相页岩油示范区贡献自己的力量。”
立责于心
励志于行
徐凯强
徐凯强,山西运城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2020届石油工程专业本科生,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23届油气井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2023年8月入职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公司。
2020年本科毕业时,为深入了解油气专业相关知识,徐凯强选择继续深造。在研究生期间,许凯强一直与校区选择留在新疆基层工作的朋友们保持联系,了解他们在新疆的工作和生活,谈到最多的还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对青年的勉励。他也想毕业后回到新疆,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实现自己的价值。在研三求职时,徐凯强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公司。
研究生毕业后,徐凯强成为了吉木萨尔国家级陆相页岩油示范区青年突击队的一员。工作后,他主要负责110口井的压裂工作。压裂现场必须24小时值守,徐凯强白天要在现场监督压裂进度、汇总压裂数据,晚上还要汇报当天压裂进展和异常情况分析。在井场,为确保能快速应对突发情况,必须打起12分精神。在一次压裂过程中,徐凯强碰到无明显破压,但排量提不上的情况。他冷静思考、高效处置,第一时间将实时工况上报,迅速结合专业知识判断原因,因发现及时、处理妥当,有效避免了事故发生。
“老一辈石油人用汗水和智慧铸就了今天石油工业的辉煌成就。作为青年突击队的一员,我要继承前辈们的奉献精神,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砥砺前行、赓续不辍
黄土风沙难掩拼搏的斗志
莽莽荒原铸就坚守的勇气
王良哲、赵新龙、徐凯强
你们都是好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