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材施教 寓学于趣
张榆平老师是来自电子科技大学自动化工程学院的一名教授、博士生导师。2017年9月,他作为中组部援疆干部来到克拉玛依校区,担任工学院副院长,主要负责学院教学、管理、服务等方面的工作,2019年3月援疆期满,回到电子科技大学继续任教。
援疆期间,张榆平老师在校区先后承担了《高等数学》、《电路与电子技术基础》、《电工学及实验》3门课程的教学工作。回忆在校区的工作,他笑着说:“一入校我就要承担2017级机械专业高等数学的教学任务,真的感觉压力很大。作为一名工科专业教师,讲授一门数学类大课,首先要做到的是授课方法的调整。具体来说就是既要注重逻辑的严密性,又要注重工程应用背景的充分性。”对张榆平老师而言,先前讲授的专业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可以在课堂上或实验室列举许多直观的应用场景,同学们学起来也较容易理解课程内容。而对于数学类这样的基础课程,授课过程中同学们问得最多的就是“有什么用”的问题。为此,他在授课过程中结合自身专业特点,从运动控制、动力学等方面介绍微分电路、积分电路的构成与应用。因此,他的高数课深受同学们的喜欢。
同时,张榆平老师还根据克拉玛依校区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和总结对非电类专业的学生在电工电子学方面教育教学的规律,因材施教。他充分利用校区现有的教育教学资源,在网络平台收集最新的应用视频进行教学方法的实践,构建集趣味性、多样性为一体的教学模式。这一方法有效地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此外,张榆平老师还将自己在校区的教学经验总结出来,发表了1篇教改论文。
在担任工学院副院长期间,张榆平老师积极推动学院教学管理及实验室建设,同时在电子科大人事处、教务处的鼎力支持下,圆满完成了选派两名长期援建教师的任务以及机械专业首批选派5名互换学生赴电子科大交流学习的任务。
在离开校区之前,张榆平老师满怀期待地说:“就我个人在校区工作的感受而言,我认为电子科大和中石大合作的前途非常光明,还有很多工作可以合作展开。首先,两所高校均为行业特色学校,具有鲜明的互补性。利用电子科大的电子科学技术等学科优势可以为克拉玛依校区的石油、化工、机械等大类工程的信息化、智能化提供服务;而克拉玛依校区丰富的专业应用领域以及克拉玛依完整的产业链可为电子科大各专业提供了广阔的专业实践平台。未来,我们可以期待两校更多元的合作方式。”
高涛老师是来自电子科技大学机电学院的优秀青年骨干教师,2018年8月,他来到克拉玛依校区成为一名对口援建教师,2019年4月,他从张榆平老师手中接过沉甸甸的接力棒,担任工学院副院长。
在学院日常教学管理工作中,高涛老师结合工学院的学科特色,积极稳步地推行以AI为导向的新工科工艺与装备复合人才培养模式,落实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改革,推进教学实验室建设和安全工作。校区成立初期,学院教学师资力量相对薄弱。为此,高涛老师走访了全国多所对口援建高校,积极宣传新疆与克拉玛依校区,落实援建工作,共同建设共享智慧课堂。此外,他还先后为校区引进了1位博士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年轻教授和1位博士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的高工。
面对学院新进青年教师占比多但教学经验不足的这一现状,高涛老师积极培养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他不仅组织学院的青年教师进行试讲,邀请经验丰富的老教授旁听并对青年教师进行现场指导,还鼓励和组织青年教师参加院校两级的教学基本功比赛等活动,通过这些举措大大提高了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
为提高校区学生的综合竞争力,高涛老师积极推动落实校区学生前往电子科技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和校本部等高校交流学习相关事宜,鼓励同学们积极参加各项国家级学科竞赛。高涛老师说:“在校区初建时期,在管理工作中遇到的每一件事情,哪怕只是一件小事,也必须尽善尽美地完成,这样才能持续推动校区的发展。我们建设克拉玛依校区不仅要让更多的人了解神秘面纱之下的新疆,了解这座充满魅力的石油城,更要为西部引进大量人才,为新疆和平稳定的发展做出我们的贡献。”
除学院的管理工作外,高涛老师还先后承担了工学院《工程材料》、《材料力学》、《工程力学》等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工作。针对校区学生专业基础相对薄弱的问题,高涛老师采取了多种方式来提升同学们的学习能力。例如,在课堂上通过生动形象的动画帮助同学们理解课本内容,增加随堂测试与不定期测评的次数,根据测评结果及时调整相关教学进度等。高涛老师还创建了课程线上交流群,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为同学们进行线下答疑。此外,他还热心指导校区机器人协会备战全国机器人大赛,最终,校区学生取得了全国三等奖和西部支持奖的好成绩。
高涛老师刚刚来到校区时,家中便接连传来了父亲心衰病重和岳母需要做射频消融、安装起搏器等消息,而家中还有一个仅两岁多的孩子,在孩子最需要父母呵护与陪伴的年纪,作为父亲的他却远在边疆支教,他充满了对妻子和孩子的亏欠。但高涛老师表示:“虽然现实有很多困难,但与国家的需要相比,这些都不重要。教书育人是自己的本职工作,没有所谓的‘舍小家为大家’,一切以校区发展大局为重。我只是将每一件小事做好。校区领导的大力支持,校区的学生积极向上、勤奋知礼,这一切都让我觉得此次援疆之旅意义非凡。”
李海庆老师是电子科技大学机电学院工业工程系系主任,2018年8月来到克拉玛依校区开始援建工作。在克拉玛依期间他先后承担了《机械设计》、《机械设计基础》和《机械可靠性设计》等课程教学工作。
李海庆老师注重教书育人的多元化。在授课方面,他以独特的教学方法,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深受校区学生的喜爱。在课堂上,李海庆老师不会照本宣科,而是巧妙地结合当下最新的前沿热点,从课本知识延伸到现代社会的前沿应用。不仅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更开阔了同学们的视野,让同学们基于课本知识迸发出新的探索与思考。在他看来,课本上的内容比较陈旧,当今知识的更新速度不断加快,交叉学科的覆盖面也越来越广,而新型研究热点的不断涌现,面对这些现状,老师不应该仅局限于课本内容的讲解,而是要与学科前沿发展密切结合,让课本知识做到与学科前沿发展不脱节,让同学们感受到所学知识在生活中方方面面的应用。为此,李海庆老师坚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无论是双语教学,还是小班式讨论教学,亦或是云课堂,他都是积极实践,帮助同学们提升专业兴趣、夯实专业基础。
在课堂上认真负责的李海庆老师,对于学生的生活也格外关注。在校区,同学们不仅在课下积极向他询问问题,解答学业上的困惑,还愿意与他分享人生规划,对考研、就业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探讨交流。“师者,传道受业解惑。”同学们的这份信任也让他倍感欣慰,教师的职责不仅仅在于传授学生知识,更要在学生的人生道路上指引方向,让学生在前行的道路上少走弯路。他希望每位同学都要在大学期间树立自己的人生规划和目标,不要盲目从众,要多与老师交流,化被动为主动,活出自己独一无二的精彩人生。
不论是教学研讨还是课题申报,李海庆老师都积极参与到指导校区青年教师的工作中,并毫无保留地分享自己的教学材料。于他而言,知识的共享与交流能在不同的思维碰撞中引发新的思考与感悟,这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