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学校克拉玛依校区首届留疆毕业生重要回信精神,高质量推进“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全面推动对口支援工作向纵深发展,7月7日,学校在克拉玛依校区举办重温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共谱“强国复兴 我为‘疆’来”新篇章系列主题活动启动仪式。会议重温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系统总结政校企各方五年来贯彻重要回信精神的进展成效,认真研讨今后进一步深化重要回信精神的实施路径,共同成立“为‘疆’来”援疆高校育人联盟,共同讲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奋斗故事。
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司领导文永红,自治区副总督学何庆,克拉玛依市委副书记、教育工委书记、一级巡视员王冰,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校长金衍;北京语言大学党委书记倪海东,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副书记张小锋,电子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彭岚;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共就业服务中心、克拉玛依市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北京交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对口支援高校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师生、在疆校友代表;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中国石油克拉玛依石化分公司、中国石油独山子石化分公司、中国石油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井下作业公司、中国石油测井有限公司新疆分公司、新疆人才创新科技有限公司等在疆企业代表;克拉玛依校区领导班子、中层干部参加会议。
会议重温了习近平总书记给克拉玛依校区首届留疆毕业生的重要回信。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副校长,克拉玛依校区党委书记、校长李军全面展示了五年来全校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回信精神,将学习成效转化为推动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克拉玛依校区党委副书记徐长亮深入介绍了发起成立“为‘疆’来”援疆高校育人联盟的初心使命、实施方案和运行机制。金衍为由各对口支援高校师生组成的“边疆先锋”实践团授旗。
会上,2020年给总书记写信的118名留疆毕业生校友代表和对口支援高校在疆校友代表深情回顾了在基层的成长历练。他们表示,基层不是“镀金”的跳板,而是磨砺初心的熔炉,自己一定会牢记总书记嘱托与学校教诲,让青春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
对口支援高校代表和在疆企业代表进行了交流发言,一致认为育人联盟的成立既是实践探索,也是创新之行,提出了区域思政协同育人新方案。勉励青年学子当好先锋队、突击队,把个人青春智慧融入西部发展宏伟蓝图。
何庆、王冰发言中表示,新疆正处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人才作为第一资源更显重要,希望联盟成员共打造“大思政课”的新疆样板,吸引更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青年学子了解新疆、热爱新疆、扎根新疆。
文永红在讲话中指出,重温习近平总书记给克拉玛依校区首届留疆毕业生重要回信,让我们再一次受到激励和鼓舞,为我们抓好校区建设和思政工作坚定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强大动力。当前,教育系统正全面推进教育强国建设,深入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为‘疆’来”援疆高校育人联盟是落实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的崭新实践,是包括中石大在内的20所高校的共同行动。他强调,要牢记使命,聚焦教育强国建设新要求,全力建设好克拉玛依校区,在服务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中彰显新担当;要深化改革,推动师资、课程、实践基地等育人元素共建共享、相互赋能,在培养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时代新人中实现新突破;要笃行实干,打造高校与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同频共振的育人共同体,在服务中国式现代化新疆实践中展现新作为。
金衍在讲话中强调,一批批有志青年扎根边疆、奉献西部,中石大干部师生在祖国边疆担当奋进,教育部、自治区、克拉玛依市、援建高校、在疆企业倾力支持,推动克拉玛依校区实现跨越式发展,正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的鲜活实践。站在新的起点上,学校将不断强化思想政治工作实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将“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作为师生共同价值追求,引导青年学生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发光发热,努力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学校作为联盟发起单位,将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联合对口支援高校打造政校企思政育人大平台,共同讲好对口支援故事、新疆故事。
活动结束后,“边疆先锋”实践团将深入新疆红色教育基地、边防国门等地,切身感受中国式现代化在新疆的鲜活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