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5月27日,由天山研究院主办、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承办的“天山研究院2023年春季论坛”在J2楼国际交流中心报告厅开幕。
论坛以“西部边疆高水平对外开放与‘两个共同体’建设”为主题,以“五大主旨报告、三场分论坛”为依托,邀请来自疆内外高校及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共聚新疆克拉玛依市,围绕祖国西部边疆地区高水平对外开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议题展开研讨。开幕式由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刘坚主持,校区师生代表200余人参加活动。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理论研究司副司长任毅在致辞中对论坛的召开表示祝贺,肯定了论坛举办的地点好、节点好、主题好、主办机构天山研究院好。他希望通过天山研究院对“两个共同体”建设的有益探索,不断拓展新疆向西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更好地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大局;促进各民族交流互鉴,为建设牢不可破的中华民族共同体作出贡献;加快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在推动新时代民族领域重大理论问题研究这一大课题下,理论研究司将与学界在智库平台建设、科研项目研究等方面交流合作,共同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体系贡献力量。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胡庆喜在致辞中表示,国家主席习近平复信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的中亚留学生,充分体现了国家对持续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战略谋划和深刻思想,充分体现了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高度重视,为高校牢牢把握时代使命、主动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提供了科学指引和根本遵循。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围绕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构建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开展学术交流和科学研究,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希望以本次论坛为契机,充分发挥天山研究院高端智库优势,共同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更多力量。
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天山研究院院长杨丹在致辞中向共建单位克拉玛依市委市政府、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等各兄弟单位表示感谢。他强调,天山研究院将通过深化多方合作,组建高层次专家团队,在区域国别学建设、新工科新文科交叉复合型人才培养、智库平台搭建、新疆形象国际传播、企业家培训和全球领导力培训等重点领域持续发力,积极参与打造亚欧黄金通道和向西开放的桥头堡,推动新疆高水平对外开放。
克拉玛依市委副书记王冰在致辞中代表克拉玛依市委市政府对论坛的召开表示祝贺。他指出,天山研究院是立足克拉玛依服务全疆,为深入推动文化润疆提供战略谋划、政策研究、咨询服务的高端智库。希望与会专家学者积极为克拉玛依市文化润疆工作提供战略决策与咨询服务,开展教育合作与人才引进、学术交流与专题培训,指导、帮助、支持克拉玛依市文化建设高质量发展。
杨丹、任毅、王冰、胡庆喜为天山研究院荣誉教授颁发聘书。
杨丹教授,新疆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顾光海教授,中国民族学学会名誉会长、中央民族大学杨圣敏教授,中国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会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欧亚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李永全教授,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新疆师范大学原副校长牛汝极教授分别作了主旨报告。报告围绕祖国西部边疆地区高水平对外开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主题,从理论问题和实践路径的角度进行了深入探讨,为进一步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服务边疆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极具学术价值的启示和思考。
分论坛上,与会专家围绕“人类命运共同体视角下的边疆国际交往与民心相通”“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认同构建与文化润疆”“‘一带一路’背景下的边疆经济文化合作与向西开放”等议题,从各自的专业角度进行了深入研讨。
天山研究院成立于2022年7月,是克拉玛依市委宣传部、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联合共建的高层次、跨学科研究平台。研究院以“中央关切、新疆所需、全球影响、高校所长”为目标,重点围绕文化润疆及新疆社会经济发展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展开综合性、前瞻性、战略性研究。2023年恰逢“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十周年。本次论坛旨在为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更好地聚焦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建言献策,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打造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