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前,作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石油学院石油工程专业新生,18岁的何柏言第一次来到这座以石油命名的城市。
那一天,适逢克拉玛依市举办捕鱼节。在充满欢声笑语的克拉玛依河畔,何柏言目睹了当地人将一条条鲜活肥美的大鱼从河中打捞上岸的过程。溅起的水花打湿了他的衣衫,空气中混杂着鱼腥以及泥土的气味。这让他不禁想起了故乡门前的那条河,心中平添了一份亲切。
听当地人讲,最初,克拉玛依没有河。上世纪九十年代起,克拉玛依开展引水工程,经过几年艰辛勘测、开凿、打渠,老一辈石油人用勤劳与智慧,将额尔齐斯河的水通过戈壁滩上的人工干渠引到市区,建设了全长8.51公里、宽15米的河道。
从此,这条我国唯一在戈壁滩上建设的人工河,成为克拉玛依的母亲河。
“克拉玛依河不仅仅养育着克拉玛依的人,更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发展。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如今我们能享受岁月静好,离不开老一辈石油人的开疆辟土,全力以赴。”何柏言说。
四年后,作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首届毕业生,何柏言与其他117名同学一起,毅然选择赓续老一辈石油人精神,扎根在祖国西北边疆的广袤大地上,贡献新一代石油人的青春力量。
“那一刻我想过逃避”
2016年8月底,何柏言在父母陪同下,开启从家乡四川绵阳奔赴新疆克拉玛依的漫漫旅程。这段旅程,将是他人生的转折点。
何柏言在高考后选志愿时,才知道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当时高考成绩没有达到心中预期,选报志愿时,看到克拉玛依校区,经过一番了解,抱着对石油工程专业的憧憬与向往,来到这里求学。”
旅途中,由于气候逐渐干燥,列车穿过甘肃省,他开始“手脱皮,流鼻血”,这让他对自己能不能快速适应新环境“有点担心”。
“到克拉玛依后,发现除了气候干燥和日照时长外,这座城市环境优美,生活条件十分便利。在老师们引导和帮助下,我和绝大多数同学一样,很快融入了这里的生活。”
何柏言积极上进、刻苦认真、善于思考。大一那年,一次与老师关于“非常规石油资源发展现状”的探讨,让他对自己的专业真正产生浓厚兴趣。在指导老师刘红现支持指导下,何柏言参与2017年《基于核磁共振聚合物驱过程中原油微观孔隙动用规律研究》等科技创新项目。他努力拓宽视野,掌握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并积极付诸实践。
2018年暑假,何柏言来到中国石化西北石油局、西北油田分公司(简称“西北局”)塔河油田监督中心实习。这次实习让他“第一次去到钻井现场,真真切切感受到石油工作者的工作环境”。
在开往塔河油田的四个多小时车程里,他看到道路两旁环境从绿洲到戈壁的巨大变化。最终,他们到达一个小小的办公生活区,此时离他们最近的人群聚集地是十公里以外的塔里木乡。
“从车水马龙的城市到荒无人烟的戈壁,繁华与荒芜的对比给了我极大心理冲击。”何柏言说。
何柏言主要任务是每天跟随西北局汪露和王小鹏两位师傅去钻井现场,配合监督钻井液密度、黏度、含砂量、造壁性等等钻井液参数,保证井场所用钻井液符合标准,确保井队生产安全。
“工作中,我见到钻井队各种仪器设备,了解了钻井队各个岗位的职责以及钻井作业的安全生产标准。”何柏言说,“汪露师傅和王小鹏师傅对我格外关照,无论是生活上的细致入微,还是工作中的悉心指导,都让我受益良多”。
然而实习期间,何柏言不慎感冒,身体的不适,加之第一次感受油田工作的艰辛,他坦言“那一刻我想过逃避,想回家,想逃离那种我觉得难以适应的环境”。
“只要今天这口井需要巡检,就要想方设法抵达”
最终让何柏言下定决心扎根边疆,源自于大三时在新疆油田准东采油厂火烧山作业区的实习经历。
2019年夏天,他被分配到新疆油田准东采油厂火烧山作业区进行生产实习。一路上,大巴车穿过油田公路,新来的实习生们都认真聆听前辈介绍新疆油田和火烧山作业区的情况,到达火烧山已是晚上十点。一路的疲惫在简单地吃过晚饭后化作浓浓困意,“不经意间瞥见夜深人静时还有人出入作业区工作”。
何柏言所在小组主要负责巡井工作。“每天早晨和师傅开着皮卡车去进行抽油机巡回检查,然后对要求的油井进行取样。”
带他们的师傅中有位叫司马义的维吾尔族人,十九岁开始从事石油工作,至今已经二十多年。交流中,何柏言得知,这些年无论烈日炎炎,还是刮风下雨、天降暴雪,司马义和同事们都日复一日重复着抽油机巡回检查、取样等看似千篇一律的工作,空闲时就学习汉语。最初工作没有配车,“巡井全靠腿”。有一次他在巡井过程中,由于管道内压力过高,阀门被顶出来,“差一点瞎了一只眼睛”。
给年轻人讲这些经历时,司马义语气风轻云淡,仿佛在诉说别人的故事。
还有一次,何柏言跟随一位郑师傅在巡井时,忽遇暴雨,闪电将天边照得霍亮。郑师傅开着车在暴雨中行驶,在各口油井之间穿梭,停车、下车、巡查、取样、上车,一系列操作行云流水,处之泰然。直到雨越下越大,雨水在挡风玻璃上形成幕布,很难看清道路,他们才回到计量站避雨。
避雨时,郑师傅告诉何柏言,他在天山脚下干了近二十年巡井工。暴雨时,只要能看见路,就继续巡井。冬天巡井时,要给车轮捆上防滑链,作业区没路,就找路去,车到不了的地方,就走路去。总之,“只要今天这口井需要巡检,就要想方设法抵达”。
这次巡井让何柏言深受触动,并将自己的见闻感受写成一首诗:
戾阳荒滩火烧山,春风难度草不发。
驱车纵横天山下,朝迎星辰晚披霞。
四野雷声阵阵快,电如长龙雨如纱。
数载青春应无价,一袭红装为国家。
几次巡井后,有一种情怀从何柏言心底滋生。“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老一辈石油人在当年极其恶劣的环境中挥洒青春,斗天斗地,为我们开疆辟土、砥砺前行,才换回今天的幸福生活。总有一天我们需要从他们手中接过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接力棒,肩负起我们应有的责任,继续在这片土地上发光发热、贡献力量。”
“让石油精神刻铸在灵魂之上”
何柏言毕业时,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大部分时间在家里做毕业设计。在此期间,班里组织学生深入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
学习过程中,何柏言感受到,在陕北七年知青生活中,习近平总书记通过艰苦生活的意志磨炼、大量书本知识的学习,以及在生产中劳动能力和领导能力的自觉锻炼,练就了扎根群众的过硬本领。扎根黄土地、扎根人民创造性实践,进而扎根中国大地,是青年习近平奋斗精神的动力源泉。
总书记四十多年前的梁家河峥嵘青春,具有无比强大的感召力,跨越历史时空与当代青年共振共鸣,震撼心灵,让包括何柏言在内的广大青年学生接受心灵的洗礼。在班级群的交流中,何柏言发现,很多同学不约而同决定留在新疆工作生活。
收到习近平总书记回信后,何柏言更坚定了扎根边疆的决心和信心。“我真的没有想过习近平总书记会给我们回信,特别激动,也特别开心。总书记的回信给我们极大鼓舞,时刻激励着我牢记责任使命、奋力前行。”
如今,何柏言成为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百口泉采油厂一名员工,光荣地成为一名石油人。他认为,无论是“爱国奉献、艰苦创业、民族团结、求真务实、追求卓越”的新疆油田精神,以“苦干实干”、“三老四严”为核心的石油精神,还是“天当床、地当被,安下心、扎下根、不出油、不死心”的生产誓言,都应该流淌在血液里,书写在工作中,刻铸在灵魂上。